2020年,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体育的重要论述,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出台了《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指出学校体育是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基础性工程,是建设教育强国和体育强国的重要工作。新时代背景下,学校体育应充分发挥综合育人功能,在提升学生体质的同时,完善学生人格品质。体育课程是学校体育实现“以体育人”目标的主要途径和手段。课程思政理念的提出和实践,为进一步挖掘学校体育课程育人优势,释放其育人合力,构建其育人质量的提升体系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和重要保障,有助于最终形成“以体育人、以体育德”的思想政治教育新格局。
强化体育课程思政目标的导向性
体育课程目标在体育教学中发挥着核心导向作用,引导着师生的发展方向。在体育课程目标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并根据学生特点进行有效的教学设计,才能真正为体育课程思政建设提供有效的价值导向。建议一方面紧紧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根据各阶段学生的身心特征,系统地整合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构建汇聚运动能力、健康行为、体育品德三大核心素养内容的多元化目标。另一方面在准确把握体育课程思政目标要求、加强目标导向性的基础上,把价值引领贯穿于体育课程思政工作的始终,着力在行动上见行见效,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构建科学合理的体育课程思政评价体系
构建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是推进体育课程思政建设的内在要求,是落实体育课程思政建设的迫切需要。建议对目前已有的体育课程评价体系进行有针对性的改进提升,强化体育课程思政的实效。一是在评价指标体系中融入思政评价指标。具体可向着“身心人格素质水平、社会适应程度”等有效性的评价指标延伸。二是充分发挥学生在教学评价中的“第一主体”作用。三是坚持发展性的评价原则。把握循序渐进的原则,在评价时注重过程评价而非结果评价,记录好学生每个阶段的思想变化。
提升体育教师队伍的思政素养
教师是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关键。体育教师是学校体育工作的具体执行者,是体育课程思政改革的践行者。因此,我们要不断地提升体育教师的思政素养。一要强化体育教师的课程思政意识,敦促和帮助体育教师不断提高思想政治理论学习的主动性、自觉性。二要提升教师的课程思政能力。要鼓励体育教师积极参加相关的课程思政专题培训,进一步提升其思政育人能力;还要多组建跨部门、跨专业,甚至是跨学校的课程思政研究团队,专门聚焦体育教师教学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加强相互之间的交流、互动和研讨,增强学习交流。三是要加强体育教师师德师风建设。可通过建立师德师风建设的长效机制,制度化引导体育教师“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将课程育人理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深度挖掘体育课程的思政元素
创新体育课程思政,思政元素是基础。每一门课程都包含丰富的思政元素,体育课程更是如此。但由于这些思政元素并没有直接体现在课程内容中,因而更需要我们在现有的知识体系中努力挖掘出富有体育特色的育人价值和精神。例如,在进行身体练习时,可挖掘出坚持不懈、百折不挠、克服困难等思政元素;在运动竞赛中,可挖掘出公平竞争、遵守规则、正确胜负观等思政元素;在集体项目的教学过程中,如篮球、足球、排球等,可挖掘出团结协作、顽强拼搏、不畏对手等思政元素;在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教学中,如舞龙、舞狮、武术等,可挖掘出“天人合一”的和谐精神、爱国情怀、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等思政元素。